來源:財華網
風口輪流坐,今天到他家。
在全球流動性充裕背景下,昔日低迷的化工原料、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開始坐上風口,在近一年來價格攀升至高位后,仍沒有停下里的跡象。
國常會點名、五部委約談,紅5月,相關部門紛紛出手擠泡沫,大宗商品的熱度似乎有點降溫。
盡管有漲有跌,但整體看,大宗商品依然維持在高價格區間運行,隨著全球工業復蘇剛性需求支撐,未來依然保持高景氣度。
在這場勢頭兇猛的原材料漲價浪潮下,鈦白粉作為制造涂料,身價也隨之水漲船高。
截至2021年5月末,鈦白粉均價為21566.67元/噸,已經創下近4年(2017年以來)新高。
行業步入高景氣時期,鈦白粉公司也開足馬力補庫存,并加大產業鏈業務布局。
在鈦白粉新產業鏈布局上,中核鈦白比較亮眼。5月27日,公司與寧德時代共同合作,推進光伏、風電、儲能等綜合智慧新能源項目,為鈦白粉應用打開更廣闊的空間。
本輪鈦白粉高景氣周期將維持多久?碳中和春風下的新能源戰略又將為行業企業帶來哪些紅利?
鈦白粉化學名為二氧化鈦,世界上60%的鈦白粉用于涂料生產,下游應用領域有涂料、塑料、造紙、油墨、化纖、橡膠等,涉及行業有房地產、汽車工業、裝飾紙等。
從全球市場看,中國鈦白粉工業總體規模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。2019年中國鈦白粉產能占全球總產能的45.3%。
除中國外,國外鈦白粉市場呈現寡頭壟斷格局,行業排名前五的企業分別為科慕(Chemours)、特諾(Tronox)、Venator(亨斯邁子公司)、康諾斯(Kronos)和英力士(INEOS),五家公司總產能約占海外總產能的87%。
鈦白粉是一個典型的周期性行業。例如,以2016年為節點,鈦白粉在2016年以前曾經歷一個行業低谷,原因是產能過剩,疊加金融危機的影響。
受益于海外需求恢復,鈦白粉從2016年走出低谷,并在2017年價格節節攀升,進入高景氣周期。
進入2018年7月,鈦白粉市場整體走弱,鈦白粉價格入冬,低迷態勢一直延續到2020年年中。
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,受海外需求復蘇,鈦白粉價格開始強勢拉升,進入又一輪高景氣周期。
據西南證券研報數據,2020年國內鈦白粉消費量為244.7萬噸,同比增加30.3%,全年鈦白粉出口量為121.4萬噸,同比增加21%。
需求支撐下,鈦白粉價格呈80度角上漲,價格拉升得過于猛烈。截至2021年5月,價格已經創下近四年新高。
據Wind數據顯示,鈦白粉(金紅石型)價格已經從2020年9月的12680元/噸,漲至21566.67元/噸,已經創下2017年以來新高。
強勢回歸,本輪鈦白粉漲價邏輯和其他漲價的大宗商品一樣嗎?本輪高景氣周期將維持到何時?
自2020年下半年來的大宗商品漲價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,上漲原因既有全球流動性寬松,又有全球工業復蘇的剛性需求。
鈦白粉的漲價邏輯似乎有點不一樣。鈦白粉是一個典型的高成本低利潤的行業,除了需求端的強勁以外,行業公司更面臨成本端的高壓。
Wind數據顯示,鈦白粉板塊上市公司銷售成本率主要集中在70%以上,甚至像天原股份、金浦鈦業銷售成本率竟然高達80%、90%以上,嚴重擠壓公司利潤空間。
行業龍頭龍蟒佰利銷售成本率近三年則維持在一個較為健康的水平,處于50%-60%的區間,在行業較有競爭力。
另外,像鈦白粉上游原材料企業安寧股份,2019年公司鈦精礦產量54.52萬噸,是國內最大的鈦精礦供應商,其銷售成本率僅在40%左右,完勝中游的鈦白粉企業。
兩廂對比,就不難發現為什么鈦白粉行業成本那么高,這主要源于上游原材料——全球鈦礦資源緊缺。
國際市場,2019年,國際鈦礦資源出現大幅減少。Melinor谷德康Sibelco Australia項目停產、貝斯資源肯尼亞原礦區資源枯竭等。此外,越南鈦礦出口仍未有配額,印度私有礦企業出口依舊受限。
國內市場,國內鈦礦資源93%集中在攀枝花加西川地區,從2019年起攀西地區的鈦礦就出現供應緊張。
以至于國內鈦礦不得不依靠進口來彌補缺口。據西南證券研報數據,2020年我國鈦礦進口301萬噸,同比增長15.3%,出口約2.6萬噸,同比增長7.2%。
供應緊張致使上游鈦礦紛紛提價。據Wind數據,鈦礦攀46品種出廠價1265元/噸上漲至2400元/噸,價格近乎翻了一番。
上游鈦礦漲價,導致中游鈦白粉廠家成本高企,即使在2020年需求薄弱的周期底部,仍有不少鈦白粉廠家頂住壓力提價。
例如,在2020年初,金浦鈦業就分別將金紅石型、銳鈦型鈦白粉銷售價格對國內各類客戶上調500元人民幣/噸,對國際各類客戶上調80美元/噸。
在行業淡季時,多是中小企業帶頭領漲,而像龍蟒佰利這樣的龍頭,公司早早布局上游產業,現有鈦精礦產能85萬噸/年,充分受益于鈦礦價格上行。
除了上游原材料供應緊張造成的成本高企外,鈦白粉行業也受環保政策、供給側改革影響,產能擴展較慢。
目前全球約有42.5%的鈦白粉產能采用氯化法工藝,而我國有84%的產能使用高污染的硫酸法。
尤其是在環保政策嚴厲的2018年,部分鈦白粉廠家因“煤改氣”后天然氣供應緊張而被迫限產、停產,行業面臨工藝技術升級大趨勢,進入調整期。